9月7日下午,校党委书记潘晓华率马克思主义学院思政课教师参加江西省高校《思想道德与法治》课问题式专题化团队教学改革集体备课会。


本次集体备课会由《思想道德与法治》课程秘书单位江西工业贸易职业技术学院,协同江西省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研究中心、江西应用科技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共同举办,会议采取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江西工业贸易职业技术学院党委副书记、院长雷筱芬教授主持备课会。来自江西省高校思政课共同体成员单位(前湖片区)300余名思政课教师参加了集体备课。

备课会上,江西工业贸易职业技术学院教师徐琳、赵敏和江西应用科技学院教师张璇分别就《新时代大学生如何成为时代新人?》《如何正确评价人生价值?》和《如何正确看待人生的矛盾?》等专题进行了教学展示。

潘晓华充分肯定了三位教师的精心准备,指出了授课教师各自的优点长处,并就问题式专题化团队教学改革、区域协同集体备课、校际交流合作提出了意见建议。他指出,思政课是一门融政治性、思想性、学理性于一体的真理课,要按照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思政课要“把道理讲深、讲透、讲活”的要求,注重加强理论性、注重回应现实问题、注重教学方式方法,引导学生真学、真懂、真信、真用。要通过常态化校际集群备课这种好做法,让不同院校教师在交流中碰撞、在思考中提升、在合作上共赢,促进教育教学水平同发展共进步。要通过问题式专题化团队教学改革,坚持问题导向,把专题与教材内容进行串联组合,把学生关注的、有疑惑的问题“掰开、揉碎”,把事实和道理讲清楚。要根据青年大学生群体的特征,选准选好题材,用真实、贴切的案例启发学生,让学生坐得住、听得进、学得好、有收获,让思政课真正入脑入心。

南昌航空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常青副教授对集体备课会进行了点评和指导,并就贯彻好问题式专题化团队教学提出了切实可行的意见建议。

江西工业贸易职业技术学院党委书记万玉青教授,就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思政课教师的重要要求,畅谈了心得体会,对集体备课进行了总结发言。
(文/凌阿妮 图/温圆玲 审核/黄国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