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网络广播电视台官网在10月23日刊登学院思政部教师熊标博士的文章《致长征:我们用“心”礼赞——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
以下为链接网址:
http://news.jxntv.cn/2016/1023/8190380.shtml
致长征:我们用“心”礼赞——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
来源:江西网络广播电视台 编辑:张国辉 发布: 2016-10-23 19:03
长征精神生动反映了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风貌、集中展现了党和红军的崇高革命风范,是中华民族精神的充分体现。这就要求我们学会在“变”与“不变”的辩证统一中来感悟长征初心、坚守长征初心、续写长征初心。
10月21日,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大会上发表重要讲话,在全社会引起强烈反响。该讲话内涵丰富、催人奋进,系统、全面阐述了一系列关于长征的新观点、新论断,标示着中国共产人对长征认识的新高度。通过认真学习讲话精神,我们对于长征有了更全面而深刻的认识,深切感受到长征的伟大,由衷地用“心”为长征礼赞。
怀着一颗敬畏之心礼赞长征。随着时间推移,80多年前的长征壮举已经定格为一部厚重的长征史,为中国革命史、中共党史添上了浓墨重彩的一笔,成为中国革命史、中共党史的重要组成部分。今天,我们感悟长征、礼赞长征,首先就是要敬畏光荣的长征史。历史总是连着过去、照亮现实、通向未来。在西柏坡考察时,习近平总书记就曾指出:“对我们共产党人来说,中国革命历史是最好的营养剂。”在中央政治局第七次集体学习时,他再次强调:“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学习党史、国史,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把党和国家各项事业继续推向前进的必修课。”因此,敬畏长征史,既是对革命先辈丰功伟绩的肯定,也是我们总结经验、发现规律,增强开拓前进力量和勇气的有效途径。回望长征,我们不难发现,长征就是中国共产党用鲜血、汗水和泪水书写的坚持真理、修正错误、总结经验、开创新路的历史,充满着苦难与辉煌、曲折与胜利、付出与收获,承载着中国共产党人的优秀基因和成功密码,永远值得后人敬畏和学习。其次我们要敬畏为长征胜利做出巨大牺牲贡献的英雄们。这些英雄们既包括为长征胜利做出卓越贡献的毛泽东、周恩来、朱德、刘少奇、邓小平等老一辈革命家,也包括那些为长征胜利流血、流汗,甚至付出生命代价,有名或无名的革命先烈。他们是长征故事的主人公,是国家民族的脊梁,是我们的英雄。据不完全统计,二万五千里长征,平均每走300米就有1个战士倒下,正是沿着他们的足迹、踩着他们的身躯,才有了长征最后胜利。一个有良知的民族不能忘记英雄,一个有希望的民族不能没有英雄。因此,我们敬畏长征也要敬畏长征英雄,让山河大地永远铭记英雄,让后世来者永远捍卫英雄、学习英雄。再次我们要旗帜鲜明地抵制长征污名化思想言行。当我们礼赞长征的同时,也有长征“逃亡论”、长征“无用论”、长征“过时论”的声音甚嚣尘上,试图来污名化长征。表面看来,这是历史之争,是学术之辨,是认识之异,实则是借长征污名化来否定中国革命史、否定中共党史、否定我军军史,最终否定中国共产党,这才是长征污名化的根本目的。究其认知原因这是历史虚无主义思潮作祟的结果,如果听任其大行其道,受损的不仅仅是长征本身,还有党心和民心。因此,我们时刻警惕历史虚无主义影响,自觉为长征发声、正名,坚决抵制长征认识上的各种错误思想和言行,理直气壮地宣传长征、纪念长征、礼赞长征。时刻牢记:捍卫长征就是捍卫我们的党;捍卫长征就是坚定党的历史自信。
怀着一颗感恩之心礼赞长征。艰难困苦,玉汝于成是长征胜利的必然逻辑。虽然一路征途,一路苦难,一路曲折,但是我们要感恩长征让党和红军收获了辉煌与胜利。其一,感恩长征开创了中国革命新局面。长征不仅仅是一次军事行动,它是中国革命道路的开拓之旅。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讲话中明确指出,“长征的胜利,是方向和道路的胜利。长征的过程,不仅是战胜敌人、赢得胜利、实现战略目标的过程,而且是联系实际、创新理论、探索革命道路的过程。”红军长征前,中央根据地的挫折与失败就不仅仅是军事失利,红军长征也不可能是一次单纯的军事突围,而是中国革命方向和道路的艰辛抉择。长征途中,党和红军不断调整前进方向,自觉将解决自身生存危机同拯救民族危亡联系在一起,把长征的目的地同抗日救亡联系在一起,实现了国内革命战争向抗日民族战争的转变。长征的胜利,不仅保存了革命火种,而且找到了革命力量的落脚点和革命事业胜利前进的新起点。因此,长征既是党和红军的浴火重生,也是党和红军开拓中国革命道路的见证。其二,感恩长征锻造了一个坚强而成熟的党。自中国共产党成立起,中国共产党先后受到“右”倾和“左”倾的问题困扰,尤其是在中央苏区时期,“左”倾错误思想险些葬送中国革命。在长征途中,我们召开了具有历史转折意义的遵义会议,深刻批评了“左”倾教条主义的军事上的错误,改组了中央领导机构,确立了毛泽东在党内的领导地位,从而挽救了红军,挽救了党,挽救了中国革命。自此,中国共产党人开始独立自主、实事求是地来制定中国革命策略和运用战略战术。面临异常恶劣的自然环境和敌我悬殊的力量对比,党和红军要获得生存、求得胜利就必须学会同心同德、相互支援,自觉维护党的团结统一。为此,我们跟张国焘分裂主义路线进行了坚决斗争,扫清了党内存在的宗派主义和山头主义,维护了党和红军的团结统一。摆脱教条主义、宗派主义影响后,中国共产党日渐走向成熟,成为长征胜利的根本保障。其三,感恩长征铸就了历久弥新的长征精神。伟大的长征不仅开辟了中国革命新局面、锻造了一个坚强而成熟的党,还培育了伟大的长征精神。长征精神生动反映了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风貌、集中展现了党和红军的崇高革命风范,是中华民族精神的充分体现。长征精神既是激励先辈取得长征胜利的精神力量,也是我们在新时期继续奋力前行的强大精神动力。长征精神之所以能够穿历久弥新就在于其内蕴着崇高的理想信念、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为民服务的价值追求、无私奉献的高尚人格,艰苦奋斗的优良作风等科学内涵,这些正是人类永恒的精神追求,也是长征精神能够跨越时空的原因所在。美国作家索尔兹伯里就曾盛赞长征精神:“阅读长征的故事,将使人民再次认识到,人类的精神一旦唤起,其威力是无穷无尽的。”因此,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征程上,我们要大力弘扬长征精神,走好新的长征路,使之成为我们党、国家、人民、军队和民族不断走向辉煌的强大精神动力。
怀着一颗初心礼赞长征。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一切向前走,都不能忘记走过的路;走得再远、走到再光辉的未来,也不能忘记走过的过去,不能忘记为什么出发。面向未来,面对挑战,全党同志一定要不忘初心、继续前行。”这一精辟论述深刻揭示了“不忘初心”是我们向前走、走得远、走向光辉的原动力。因此,礼赞长征也要不忘长征初心这份原动力。不忘长征初心至少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一是不忘长征对理想信念的笃定。长征是一次重大战略转移,也是中共产党人理想信念的一次淬火之旅。因此,长征的胜利也是中国共产党人理想信念的胜利。作为马克思主义忠实信徒,中国共产党人始终笃信共产主义理想信念。这一远大理想信念激励党和红军冲破敌人一道道封锁、跨过一片片草地、征服一座座雪山,正是这些苦难、曲折死亡,检验了中国共产党人坚如磐石的理想信念,向世人证明了中国共产党人的理想信念坚不可摧,最终让征途成为一次理想信念的淬火之旅,并铸就了“革命理想高于天”的长征精神。今天,我们正走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征途上,前进的道路上还有许多新的“封锁”需要突破,许多新的“草地”需要跨越,许多新的“雪山”需要征服。这就需要我们广大党员干部坚定共产主义的理想信念,开拓创新,全面夺取新长征的伟大胜利。只要我们理想不死,信念不灭,伟业必成,这就是对长征初心最好的坚持和续写。二是不忘长征对历史使命的担当。近代以来,中华民族面临这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人民富裕、国家富强的双重历史重任,这也是近代中国历史发展的主题和主线。实现这一双重历史任务,就成为了党和红军的神圣历史担当,这也从根本上决定了党和红军的长征不是一次简单行军远征,而是一次为民族、为国家、为人民的伟大壮举。正是沿着长征的脚印,经过二十八年的浴血奋战,我们实现了民族独立、人民解放;经过三十多年的改革开放,我们实现了人民富裕。如果说民族独立、人民解放的历史任务也已完成,那么人民富裕、国家富强的历史任务则有待继续。这就要求我们不忘长征初心,担负起历史和时代赋予的使命,实现中华民族从站起来到富起来,再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
综上所述,理想信念与历史担当是理解长征初心应有之义。在参观“英雄史诗 不朽丰碑——纪念中国工农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主题展览”时,习近平总书记就曾指出:“现在,时代变了,条件变了,我们共产党人为之奋斗的理想和事业没有变。”这就要求我们学会在“变”与“不变”的辩证统一中来感悟长征初心、坚守长征初心、续写长征初心。
(作者:熊标 江西经济管理干部学院讲师、博士)